關于提升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水平的四點建議
發布時間:2021-08-26 14:37:11 閱讀量:13926
作者:徐毓才 來源:老徐評醫
核心提示:特別是要從待遇、職業發展、工作環境等方面入手解決基層留不住人的問題,真正使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最近,上級有關部門要求上報落實提升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工作水平的具體措施,結合部門和我縣實際,我就提升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水平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是切實提高認識
2021年2月25日,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標志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同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
我們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對易返貧致貧人口要加強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對脫貧地區產業要長期培育和支持,促進內生可持續發展。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要搞好后續扶持,多渠道促進就業,強化社會管理,促進社會融入。對脫貧縣要扶上馬送一程,設立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
3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耙庖姟敝赋?,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二是明確工作任務
“意見”要求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首先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責任,防止松勁懈??;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剎車;摘帽不摘幫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監管,防止貧困反彈。
其次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開展定期檢查、動態管理,重點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合理確定監測標準。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實行動態清零。
第三,要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有效防范因病返貧致貧風險,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做好脫貧人口參保動員工作。在進一步提升脫貧地區公共服務水平方面,要求過渡期內保持現有健康幫扶政策基本穩定,完善大病專項救治政策,優化高血壓等主要慢病簽約服務,調整完善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繼續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并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提升縣級醫院診療能力。加大中央傾斜支持脫貧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備力度,繼續改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條件。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支持,增強其區域發展能力。支持各地在脫貧縣中自主選擇一部分縣作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在做好人才智力支持政策銜接方面,指出,全科醫生特崗和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計劃優先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2月2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提出,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提升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變,采取派駐、巡診等方式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提升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選建一批中心衛生院。加強縣級醫院建設,持續提升縣級疾控機構應對重大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加強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實行醫??傤~預算管理。加強婦幼、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
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意見提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要加強鄉村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按照服務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縣為單位每5年動態調整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總量,允許編制在縣域內統籌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編制。推進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開招聘,艱苦邊遠地區縣級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根據情況適當放寬學歷、年齡等招聘條件,對急需緊缺衛生健康專業人才可以采取面試、直接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鄉鎮衛生院應至少配備1名公共衛生醫師。深入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支持城市二級及以上醫院在職或退休醫師到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開辦鄉村診所,充實鄉村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完善鄉村基層衛生健康人才激勵機制,落實職稱晉升和傾斜政策,優化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崗位設置,按照政策合理核定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優化鄉村基層衛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加強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落實鄉村醫生各項補助,逐步提高鄉村醫生收入待遇,做好鄉村醫生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化,引導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鼓勵免費定向培養一批源于本鄉本土的大學生鄉村醫生,多途徑培養培訓鄉村衛生健康工作隊伍,改善鄉村衛生服務和治理水平。
6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國家鄉村振興局等13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衛扶貧發〔2021〕6號)對上述要求進行安排部署。
三是突出工作重點
目前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也是工作的重點。
一是鎮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程度較低,無獨立發熱門診(診室)、部分單位中醫館無中醫,衛生技術服務能力還有待加強,距離社區醫院標準差距較大。
二是衛生室均能達標,但要適應村改社區后衛生室達到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在面積、布局、人員等方面均還有不小差距。
三是鄉村醫生養老問題沒有較好解決,存在信訪和空白點風險,鄉村醫生“青黃不接”與日俱增。
四是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著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落實醫學院校畢業生特招計劃、全科醫生特設崗位、基層骨干醫師培訓、基層衛生人員在職學歷提升等。加大鄉村醫生培訓力度,提升鄉村醫生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特別是要從待遇、職業發展、工作環境等方面入手解決基層留不住人的問題,真正使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推進醫療機構硬件建設,做到各醫療機構均能達標,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和醫療水平,重點建設西照川、漫川關、中村、戶家塬、板巖五個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和城東、城西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三是從提升待遇著手,使有資質高水準醫生愿意到衛生室工作,解決村醫青黃不接問題。